麻豆一二三-麻豆一区二区-麻豆影院成人在线观看-麻豆尤物网国产高潮抽搐免费喷水-麻豆真实国产乱xxx-麻豆综合网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2021年7月20日,在向山西進行第二輪生態督察情況反饋時,針對山西國家自然保護地頻頻曝出違法開發破壞生態的嚴重問題,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再次嚴厲批評山西一些地方對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開發問題重視不夠。而在山西洪洞,直到目前當地群眾反映長達二十公里的汾河沿岸特別是在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沿線,私挖濫采等各類小散亂污企業長期侵占水域岸線、破壞涵養林帶、污染地下水源,導致當地汾河上游沿岸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事實上,早在2017年4月山西就已全面大力推行河長制,然而時至今日在洪洞汾河堤岸矗立的一面面河長公示牌,盡管與污染企業近在咫尺卻已淪為視若罔聞的“花瓶擺設”。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2)

“從白天到晚上一直挖個不停,整個汾河岸邊到處挖得坑坑洼洼的,這么多年就從沒人真正管過!2021年8月2日,在洪洞縣堤村村汾河沿岸,記者看到一處占地百畝的大型非法砂場正在熱火朝天進行洗選砂石,一臺挖機正在來回向進料口內鏟裝砂石,大量洗砂廢水流入場區開挖出來的長約百米的大型滲坑之內。當地村民反映,該處非法砂場隱藏在由當地元亨養雞場、元圣種植場和元牧飼料加工有限公司三家涉農企業共同圈占的生產場區之內,打著養殖、種植、飼料加工的幌子長期大肆采挖河砂,盡管多次舉報但是仍在非法生產!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3)

根據調查,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先后成立的上述三家涉農企業注冊資本合計高達三千萬元,但在長達十多年中除了洪洞縣元亨養雞場以外的另外兩家企業其實并未進行實質經營。查詢顯示,其中注冊成立于2014年5月的洪洞縣元亨養雞場還是一家臨汾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但是早在兩年前經營場所就已由堤村村變更至師莊村。梳理發現,由于在當地多家私企中顯示互為股東,資本關系彼此交織滲透的三家企業疑似擁有當地同一家族背景,被指涉嫌打著設施農業的幌子“化整為零”大肆圈占土地進行非法采砂。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4)

實地察看,上述三家涉農項目建在緊鄰汾河的堤岸西側,四周全由高墻圈圍的諾大場區總計占地高達三百余畝。除了長達將近百米的五座雞舍之外,將近一半以上的場區到處露天散亂堆放著上萬噸的砂石和粉砂。觀察發現,隱藏在其中的砂場涵蓋從采挖、破碎再到洗選的整個生產環節,由于長期采砂造成地下水倒灌形成多個長寬約四五十米的大型水塘,大量洗砂和洗煤產生的排土和煤泥正被回填到采坑之中。村民透露,砂場所占部分區域已經侵入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恢復重建區內,盡管長期明目張膽地大肆采挖砂石,但是當地監管部門從未進行查處。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5)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2月,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準建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并于2018年12月通過驗收正式掛牌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在2020年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認定為 “中國森林體驗基地單位”,公園主體包括汾河洪洞全段,北起堤村鄉楊洼莊村,南至甘亭鎮天井村,涉及汾河河堤內的水體、河灘地和河流階地等,共計規劃設立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管理服務區、合理利用區五大功能區,總面積達1295.0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036.52公頃,濕地率達80.04%,公園范圍內汾河流程長達45.8千米。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6)

2017年12月,國家林業局頒布《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國家濕地公園內禁止從事挖沙、采礦、開(圍)墾、填埋或者排干濕地,以及傾倒有毒有害物質、廢棄物、垃圾等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建設項目和開發活動。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再次明確禁止在風景名勝區、重點文物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環境敏感區域開采礦產資源。而在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內公示的《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進一步地明確規定禁止在濕地公園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周邊景觀控制區內建設污染環境的生產設施,設置廢棄物傾倒或填埋場地。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7)

高空俯瞰,僅在堤村村長達一公里的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沿線,以砂場和煤場為主的小散亂污就有大大小小多達七八處。在堤村村的汾河岸邊,一處占地二三十畝的煤泥曬場內數臺車輛正將上千噸的粉煤露天倒在空地上,大量洗煤廢水流入就地開挖的滲坑之內。在已關停的林泰昌利煤業公司,一臺挖機正在就地采挖河砂,諾大的場區已被掘開巨大深坑,露天堆放著上萬噸的砂石。在慧然建材有限公司北側,一處占地十余畝的水洗砂場正在露天洗選砂石,洗砂廢水流入就地開挖的大型滲坑。觀察發現,正在非法生產的小散亂污均屬無工商登記、無項目審批、無環評許可的“三無”企業,并且全都地處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區沿線,有的距離汾河堤岸最近竟然僅有數米。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8)

2019年4月,為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汾河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重要指示,山西出臺《關于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進一步地明確提出:在汾河干流河道水岸線以外原則上不小于一百米、支流原則上不小于五十米,劃定生態功能保護線,建設緩沖隔離防護林帶和水源涵養林帶,改變農防段種植結構,提高汾河流域河流自凈能力。同時要求各級人民政府認真落實汾河流域治理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并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措施不力、未完成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單位和個人,依據事實依紀依規進行追責問責。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9)

然而如今走訪看到,從堤村鄉三交村到辛村鄉馬牧村長達將近二十公里的汾河干流濕地公園沿線和生態功能保護線內,各類小散亂污的“三無”企業比比皆是。在小河村,占地高達三四百畝的七八家非法散煤儲場占據大片汾河防護林帶,散亂堆放著上萬噸的粉煤,整片場區污水橫流煤泥遍地;在北石明村,占地將近百畝的五六家非法煤泥曬場和砂石堆場違規露天作業,侵占汾河沿岸大片水源涵養林帶;在安定村,集中連片聚集著三四家砂石堆場和煤泥曬場,場區露天散亂堆放數千噸的煤泥和砂石。散布在汾河岸邊的各類污染企業,大肆侵占作為汾河生態安全屏障的水源涵養林帶,擠壓汾河生態綠化空間,時刻威脅著汾河生態。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0)

事實上,早在2017年4月,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山西就在全省開始全面推行河長制,明確提出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針對性地采取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域岸線管護、河流生態補水、巖溶泉域保護等綜合措施,實施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2019年5月,在省市兩級河長制實施方案基礎上,洪洞縣出臺《進一步深化河長制改革的工作方案》,創新性地提出構建“河長+河長助理+河警長+巡河員”的管護模式,以鄉(鎮)、村為單元進行網格化管理,推進建立水環境重大事項快速反應制度。然而盡管制度設計非常“骨干和豐滿”,但是由于當地監管失守導致河長制最終流于形式,如今矗立在當地汾河沿岸的一塊塊異常醒目的河長公示牌竟然淪為面對污染熟視無睹的花瓶和擺設。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1)

粗略統計,在洪洞境內長達三分之一的汾河沿岸生態功能保護區內,大大小小的采砂場、水洗砂場、砂石堆場、煤泥曬場和廢棄廠礦垃圾堆場、以及非法私挖的小型魚塘等竟有多達五六十處,數量之多令人震驚。各類小散亂污企業重點散布在當地汾河上游的堤村、趙城和辛村三個沿汾鄉鎮,其中又以堤村鄉的小河村、北石明村、南石明村、堤村村和安定村五個沿汾村莊最為集中。一眼望去,汾河岸邊散亂分布的各類污染企業,猶如烙印在汾河兩岸青山綠水之間密密麻麻的“黑色瘢痕”,嚴重威脅汾河水質,污染沿岸地下水源,破壞汾河流域生態景觀。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2)

眾所周知,譽為山西母親河的“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 伴隨著“十三五”期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山西連續打出黃河(汾河)流域生態治理組合拳。2017年3月至今,圍繞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和治理,山西先后出臺《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總體方案》、《關于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和《汾河流域生態景觀規劃(2020-2035年)》等政策措施。一系列的圍繞汾河治理的“頂層設計”的密集出臺,扎實織密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長效機制,吹響山西汾河治理攻堅戰的總攻令和沖鋒號。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3)

盡管如此,存在極其嚴重監管失守的情況之下,近年來當地監管部門還在汾河沿岸的水源涵養林帶內頂風違規延續和批建數家污染企業。以南石明村為例,2020年10月,違反衛生防護距離規定,當地環保部門在村莊周邊違規核準洪洞縣德昌泰建材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機制砂建設項目。在未完成竣工驗收的情況下,德昌泰建材違反環評擅自頂風露天洗選砂石和粉煤,同時侵占大片汾河水源涵養林帶開挖滲坑進行違規排污,僅與農戶一墻之隔的生產場區露天堆放上萬噸的砂石和粉煤。由于喪失底線的任性審批,當地沿汾生態環境持續遭受巨大承壓,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存在。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4)

公開報道顯示,圍繞汾河生態治理,早在2012年4月,臨汾就已啟動作為山西第一批轉型綜改標桿項目的百里汾河生態治理修復工程,累計投入國家資金43.4億元對沿汾6縣(市、區)總長116.28公里的汾河河道及沿岸進行修固堤防、河道治理、生態綠化等。其中僅在洪洞,從2013年到2018年的六年時間,當地先后利用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累計高達1.4億元三次進行大規模的汾河濕地保護和治理,實施恢復植被,營造護岸林帶、封灘育草等綠化工程。然而短短數年時間,除了被當地群眾稱為“面子工程”的濕地公園城區河段之外,曾經國家投入巨資著力打造的一川清水、兩岸錦繡”的汾河美景,如今再被當地上游沿岸延綿連片的污染企業“染黑變色”,著實令人唏噓嘆息。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5)

不僅如此,近年來由于監管失守和任性審批,洪洞境內汾河干流兩岸生態功能保護區周邊的非法采砂和洗煤企業更是遍地開花。在堤村鄉南石明村一帶,散亂分布著七八家的洗砂和儲煤企業,數萬噸的粉煤和砂石侵占大片林地和農田;在趙城鎮南堡村一帶,集中連片的洗煤企業違反環評露天生產,場區堆放數十萬噸粉煤和廢棄矸石;在辛莊鄉的馬牧村一帶,多家非法砂場公然侵占百畝耕地大肆毀田采砂,大片農田里面隨處可見已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大型砂坑。異常混亂的礦產秩序,導致當地沿汾周邊肆意私挖亂占林地耕地現象層出不窮,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6)

觀察發現,由于汾河沿岸向來屬于村鎮密集分布地帶,涉嫌違規生產的小散亂污企業普遍違反衛生防護距離毗鄰村民集中居住區域,嚴重侵擾周邊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在堤村村一帶,小散亂污企業的重型車輛將數公里長的鄉村道路碾壓得坑坑洼洼,過往車輛揚塵不斷;在崔家莊一帶,由于挖砂造成地下水倒灌形成集中連片的黑臭水體,致使村莊周邊蚊蠅滋生垃圾遍地臟亂不堪;在南堡村,眾多洗煤企業違反環評露天生產,使得周邊村莊經常籠罩在漫天煤塵之中,進出村莊的道路布滿煤塵。近年來,違規排污引發的當地汾河沿岸各類村企矛盾尤其突出,有關環境污染的投訴舉報層出不窮。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7)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不同領域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國家和山西先后開展數次專項整治行動進行集中清理。“十三五’期間,國家七部門連續五年聯合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地的各類違法違規活動。 2020年1月山西再次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嚴令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規劃布局要求的小散亂污企業,按照“兩斷三清”標準堅決取締。2021年5月,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針對“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山西啟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旨在打造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但在當地監管部門的集體庇護之下,汾河沿岸各類小散亂污企業仍在我行我素違規生產,生態環境整治行動屢屢流于形式。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8)

調查發現,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污染問題,其實只是洪洞乃至臨汾當前環保現狀的一個縮影,因為當地污染事件頻出屢遭環保督查通報問責,近年來臨汾頻登國家環保風暴“差生”名單,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2018年5月,由于省屬大型國企三維集團違規傾倒工業廢渣廢水直排汾河案件,山西洪洞再次被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并對涉嫌嚴重失職瀆職的市縣鄉三級監管部門的五十名責任人實施嚴肅問責或采取留置措施。盡管如此,面對當前依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近年來當地生態環境領域仍然一再演繹“陰奉陽違照單全收、避重就輕虛假整改,再到縱容包庇污染依舊”的治理鬧劇。

干貨分享(洪洞汾河污染)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圖19)

今年是國家“十四五”開局的第一年,作為黃河流域中游重要省份的山西,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和環境保護,實現美麗山西的高質量轉型發展。然而,2021年7月19日生態環境部通報6月和1-6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臨汾再次位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倒數第一。有環保人士坦言,當地生態環境問題屢禁不止的根本出路或還在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只有敢于直面頑瘴痼疾堅決 “打傘破網”,才能真正還給廣大群眾的一條全流域河清岸綠的美麗汾水。(心平)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